联盟章程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服务 > 联盟章程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宣言

2015-10-09 16:07:00

一、联盟释义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在国家有关部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和帮助下,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201所)、中国兵器装备研究所(208所)、新时代集团国防科技研究中心、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金吾高科技有限公司、军民融合(北京)装备技术研究院9家单位发起,经民政部门登记核准,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特种机器人行业联合体,是具有国家品牌形象的社会团体组织。

二、成立背景

当今世界已步入机器人智能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制造新体系、新能力、新模式、新格局推动着人类社会迈向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客观要求我们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主动作为,从分析复杂形势中发现机遇,在迎接风险和挑战中维护机遇,在建设发展中创造机遇,走学习兴盟、创新立盟、合作建盟、品牌共赢之路。

时下,我国已跨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行列,国内经济正面临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需求结构的重大转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先进装备贸易逆差严重、高端装备与智能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神圣的使命,严峻的挑战,客观要求我们建设面向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共同命运体,合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中国梦想。

三、决心意图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坚持紧盯高端、突出重点、企业主体、创新发展的原则,把握全球特种机器人发展趋势,抢占未来特种机器人前沿制高点,攻克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推广一批示范应用和产业化项目,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联盟使命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积极作为,以一流的科研成果谱写联盟辉煌,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参考,为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坚实基础;为创造者持续就业提供重要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必要保障;为国家迈向“制造强国”目标提供智力支撑。

五、总体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立足北京,面向世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和国际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整合科研院所资源,凝聚经济社会力量,坚持走前瞻布局、重点突出、创新跨越、引领产业、合作共赢之路,集智研发与特种机器人相关的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系统、关键支撑技术及基础核心部件;攻克瓶颈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打破国外垄断,建立标准体系,为我国制造业的低碳、高效、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通过示范、推广实现产业升级,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六、建设原则

紧盯高端、突出重点。以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高端装备为突破口,以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技术和装备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智能化的高端装备、攻克一批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

企业主体、创新发展。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破瓶颈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提高联盟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规划、合作共赢。着眼国家发展目标,产业配套政策,企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近期(5年)、中长期(5~15年)发展规划,确保核心成员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推出一批产业化创新成果,实现合作共赢目标。

七、发展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按照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推广一代的要求,安排相关研究项目课题,突破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线,制定特种机器人相应技术与安全标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制造业价值链高端,促进特种机器人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建设创新基地和合作平台,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

丰富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预期指标:重点突破一批智能制造的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我国智能制造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用好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获得一大批核心发明专利。

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

预期指标:解决一批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与部件,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十三五”制造过程智能化装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的技术基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获得一大批核心发明专利。

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

预期指标:突破一批标志性的智能化高端装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部分装备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培育战略新型产业提供智力支撑。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亿元的核心企业。

研发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

预期指标:研发特种机器人及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攻克一批工艺技术及关键装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

 拓展系统集成与重大示范应用。

预期指标:实现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过程智能化、基础技术与部件的示范应用,部分实现产业化,高端装备、技术与系统的自主率提高30个百分点,部分行业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

 九、重点任务

(一)实施智能制造技术研究。研究智能制造技术,包括泛在感知条件下的新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重点解决未来智能制造所需的共性技术,最终实现拟人化智能制造。

(二)组织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攻关。针对我国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等方面的差距,攻克一批核心基础部件、微纳制造技术、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制造过程安全与安防技术等,形成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和系统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制造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三)协调智能化高端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协调研究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化机械成套装备、新能源产品装备等,奠定高端装备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增强我国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四)研究开发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针对我国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医用机器人、微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核工业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在产品设计、柔性制造、高速高精制造、自动化和网络化制造等方面的差距,攻克一批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灾害救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警用机器人等,提升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五)推广系统集成与重大示范应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需求实际,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理论与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和智能化制造过程,研究实施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相关技术,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十、保障措施

(一)建强产学研用合作联盟

加强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参与的产、学、研、用技术联盟;注重产业链垂直整合,面向设计、制造、销售、维护等环节,通过“项目—人才—基地”的长期支持,探索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二)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通过政府引导与推动,充分利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强用户购买和使用首台(套)装备的信心。发挥产业政策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各方资金投入,分担企业的资金压力和创新风险,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联合政府机关、各级科技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协同推进,形成合力。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到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领域,推动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实施,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链上各企业的协调发展。

(三)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

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倡导技术研究与标准研制同步进行,加速智能制造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企业中的普及、应用及产业化。鼓励开发并掌握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作用,推进智能制造重点专项的落实,加快成果产业化,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围绕重点专项确定的主要目标,科学确定集群建设的重点方向,合理选择技术路径和产业路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新发展。

(五)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完善智能制造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多层次的适合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带头人,在智能制造科技发展重点专项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一批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特种机器人技术是集机械、信息、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战略性高技术,凝聚着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引领和支撑着国防军事研究、智能装备制造、生态资源开发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推动特种机器人创新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襄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合作盛誉,共创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美好未来!

上一篇: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章程

下一篇:关于成立联盟基金管理公司和实体经营公司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