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联盟资讯

跨界创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新趋势

2021-03-16 17:30:00

logo.jpg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在这份决议里,自主创新、人工智能发展等,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参加2021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提交了很多与机器人发展有关的议案和提案。从这些议案提案里,可以看出,“跨界创新”,必将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机器人产业与社会其他行业全面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一、地产企业,建筑机器人强势介入

碧桂园是一家知名的地产企业,但这几年,地产的风头,正被机器人盖过。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长期持续关注智能建造、职业教育、海外农业、乡村扶贫等领域,多年来的“两会提案”均涉及这些领域。杨国强为2021年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在提案中,有这样的表述:“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9年我国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090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6%,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业大而不优,落后的施工手段及施工方式制约了行业效率及建筑质量提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变化,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也在不断加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代表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为此,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加大建筑机器人研发,提高工程施工智能化。杨国强建议,应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研发应用。在现有龙头企业研发成果基础上,大力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加快试点推广,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杨国强这样表态,可不是空穴来风。早在几年前,碧桂园旗下专攻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应用的企业——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就已成立,目前在研核心零部件及软件47款,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也在加快自主化。博智林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多款,覆盖主要建筑工艺工序。以至于2020年,媒体有一份深度报道,惊呼,碧桂园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的优势企业,跨界创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

杨国强相信:“机器人正在积蓄澎湃的力量,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想象。说不定不久之后,你买的房子就是机器人盖的,而你打电话叫来的装修工人,也是机器人。”

二、融媒体机器人:率先捕捉“创业机会”

过去十年,我国一直重视“融媒体”的发展。所谓的融媒体,就是从采访到播出、分发,已经不再区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专业”,一次采访,多平台使用;一个平台,多种方式推送新闻。这样的好处是公众能够最快的时间全方位获得最真实的信息,这样的挑战是记者编辑们需要掌握多种采访编辑和传播手段了,以往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的分工正在消失,记者、编辑的前后方差异也在消失。现在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电视台了。

技术创新给融媒体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创业机会,但在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捕捉这个机会的时候,机器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过来抢饭碗了。这些机器人从事新闻传播创业,正在成为风潮。

有观众注意到,在《江西新闻联播》上,猎户星空智能服务机器人“豹小秘”,化身为“赣云主播”阿尔法,和新闻主持人以语音互动的形式,为大家梳理2021年全国两会最新资讯。从风格上看,豹小秘“主持”节目的语言,不失风趣幽默。

中央主流媒体之一新华社,其新媒体中心联合搜狗公司,推出了AI合成主播,进行了跨场景沉浸式报道。与以往不同的是,AI合成主播“雅尼”通过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实现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错,既能“走出”演播室,还能“一键跨进”采访场景,与多地嘉宾连线互动。

其实,早在2019年,“新华智云”就推出了智能会话机器人、字幕生成机器人、智能配音机器人、视频包装机器人、视频防抖机器人、虚拟主播机器人、数据新闻机器人、直播剪辑机器人、数据金融机器人、影视综快剪机器人、体育报道机器人、会议报道机器人、极速渲染机器人、用户画像机器人、虚拟广告机器人、一键转视频机器人、视频转GIF机器人等25款自主研发的“媒体机器人”。

显然,媒体机器人正在快速争抢媒体从业者的职位,也正在通过跨界创新,引领全新的媒体传播潮流。很快,媒体也将被人工智能全面覆盖,此时此际,传统的记者、编辑、编导、总编们,何去何从,需要加紧时间研究,加快创新步伐了。

三、机器人争当农民,“晴耕雨读”的机会也没了

当前,农业生产对生产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传统农民正在减少。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约有1.2亿人口进入城镇。

越来越多的耕地依靠集体经营、规模化生产。目前,我国40%的耕地由270万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耕作,农业生产开始依靠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国际上同样面临农业生产人员缺乏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农业机器人应运而生,如瑞士的田间除草机器人、苹果采摘机器人,美国的苗圃机器人、智能分拣机器人,爱尔兰的大型喷药机器人,法国的葡萄园作业机器人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曾经这样说:“智能化的农业农机装备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指出了一条路。从长远看,农业机器装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衍生出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可全部或部分替代人或辅助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地完成特定的、复杂的生产任务。”

机器人当农民,早已是全世界的共同潮流,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很多人梦想中的“回乡种地”、“耕读传家”的诗意栖居梦想,也可能不容易实现了。

“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智能化装备的一种,能够利用多传感器融合、自动控制等技术,让自然环境下作业的农业装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农业机器人种类丰富,包括大田作业机器人、温室机器人、林业农业机器人、畜牧农业机器人、水产农业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除草机器人等。

美国研究公司Tractica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4年底,全球农业机器人的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594000台,农业机器人市场的年收入将超过740亿美元。

整体看,我国农业机器人与国际研究水平相当,部分技术处于领跑水平,比如自然环境下机器人的伺服控制等。也有一些技术处于落后状态,比如涉及作物信息、动植物生理、生态感知的传感器件等。

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表示:“数字农业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抢占农业农村现代化制高点的战略措施。数字农业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期,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进程,盘活数据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加速农业智慧化转型,全面激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数字农业必须重视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尤其应当从法律层面厘清数据安全边界,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标准、应用范围和共享权限。

图片




2021年,是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深度服务年”。我们的工作团队,将持续组织深度的上门调研、传播、策划、衔接、研讨、论坛、咨询等系列活动,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发展出谋献策,搭平台建桥梁,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期待“联盟”的成员单位能够积极地响应和配合。有经验有技术有心得,及时找“联盟”分享;有困难有需求有疑惑,及时来“联盟”交流,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协助所有成员单位,做得更好,壮大得更快,发展得更健康;协助“特种机器人”产业,解决发展中的各个“特殊问题”,让社会上更多的“特别需求”,能够及时地受益,及早地解决。


上一篇:全国“两会”,正成为机器人产业风向标

下一篇:返回列表